現今市面上采用物化法對脫硫廢水進行處理成為一種常態,經過中和、沉淀、混凝以及污泥脫水等步驟,實現脫硫廢水主要水質指標均顯著降低的效果,本文旨在通過對二期脫水廢水系統運行調整所發現的問題及難點進行探討,對廢水系統運行的參數和方式加以調整,了解脫硫廢水處理的要點促使處理達到廢水達標排放響應國家提出的節能減排的政策。

1、控制廢水系統進漿流量,保持連續運行出水水質穩定。
脫硫吸收塔來水流量極不穩定,存在間歇性排水、瞬時流量偏大現象 (高于設計值),但每天的廢水累計排放量并不大。這是由于脫硫吸收塔產生的廢水積攢到一定程度后才集中大流量排放,具體由廢水箱液位進行控制。當大流量脫硫廢水進入到處理系統后,設計的加藥量、排泥量均不能滿足大流量廢水的要求,導致出水水質變差,因此控制控制廢水系統進漿流量,確保脫硫廢水處理系統在脫硫系統啟動后能正常穩定運行保證水質。
2、控制廢水系統進漿含固量,控制廢水旋流器壓力并定期測量漿液中含固量。
目前大部分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設計處理含固率極低,但是由于吸收塔漿液受到購石灰粉中雜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脫硫廢水吸收塔內漿液本身品質不佳,因此定期測量漿液中含固量、降低含固量有助于提高廢水設備的利用效率和利用壽命。脫硫廢水含固率的降低,減輕了廢水系統的運行壓力,提高了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有效投運率,緩解了吸收塔漿液氯離子含量的上升速率,最終降低了脫硫吸收塔漿液氯離子含量。
3、調整加藥量,根據水質變化靈活調整,適當添加助凝劑增強絮凝效果。
廢水沉淀出來的氫氧化物和其他固形物,粒子很細,分散在整個體系中,很難沉降。為了改善固體物的沉降性能,向脫硫廢水中加入絮凝劑,形成小粒子絮凝物,并加以除去。因此根據廢水進水量的大小,靈活調節加藥量,當水量大時,適當增加加藥量,同時關注水質的變化,水質轉好,適當降低加藥量,降低運行成本。
脫硫廢水處理工藝是一項成熟的技術,完善的設計和運行能夠滿足國家現行的環保標準要求。制約系統正常運行的因素為設備和系統設計缺陷。希望本文能給運行人員提供幫助,掌握處理的要點并合理設調整廢水系統運行的方式和參數,對脫硫廢水處理系統運行進行合理優化,定期排放處理脫硫廢水,以滿足脫硫系統正常運行的要求。